鲁网 > 潍坊频道 > 潍坊新闻 > 正文

潍坊峡山区郑公街道:创新大田托管模式,助力农民增收

2021-11-26 09:3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1月17日,潍坊市峡山区郑公街道中岭村党支部办公室里人头攒动,村民一大早就来排队领取土地流转费。

  鲁网11月26日讯 11月17日,潍坊市峡山区郑公街道中岭村党支部办公室里人头攒动,村民一大早就来排队领取土地流转费。“每亩地600块钱流转费,等到明年打了粮食每亩还有保底200块钱的分红,比以前200块一亩的流转费高多了。”村干部崔继忠把家里的六亩多耕地全都流转了出去,领到了3750元,他告诉鲁网记者,届时不止村民能领到分红,村集体也可以领到一定的分红。

 

  各村党支部成立合作社,集中流转全村土地,引入企业通过规模化种植实现控本增效,粮田还没有收获时就先行付给村民下一年度的流转费,收获后再根据收成分别给村民和村集体分红。通过党建引领,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这是郑公街道探索“大田托管智慧服务模式”的创举。

  “大田托管” 集约经营

  郑公街道依峡山水库而设,辖区南北狭长约30公里,东西方向最窄处不足500米;42个行政村里有36个移民村,整体搬迁村16个,移民数量占全街道总人口的45%;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村,每人还分不到一亩,最多的也不过二亩……种种因素制约着郑公街道农业的发展。种粮收入偏低,加上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据街道干部介绍,全街道4.07万人口,留在家里的只有两万出头。

  2021年,为全面保障粮食红线,郑公街道引进了金丰公社项目,在全街道范围内推动土地集中流转,大力发展粮田托管农业,建设峡山区农事服务综合体,并与鲁担产融公司合作,在中岭村试点先行给付土地流转费,着力提升村集体和托管群众经济收入,形成“三方获利”的共赢局面。

 

  资料显示,潍坊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9年3月,前身为忠信农机合作社,曾被授予“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金丰公社为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户,提供农产品生产的产前生产要素提供、产中专业化高效管理、产后对接市场需求等全产业链农业托管服务。

  金丰公社的运作模式是这样的:村民将土地流转给村党支部成立的合作社,金丰公社再与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合同,集中运营村里的托管土地,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收获后,付给村民包括土地流转费和小麦补贴之内的第一次分红,在整体销售额减去必要的生产开支后,剩余的收益进行二次分红,村民和村集体按照1:1的比例,共享50%的分红收益。

  “在中岭村,粗略算下来,村民每亩地可以得到800到1000元,比自己种地的收益还要略高一些。闲下来的村民,又可以通过外出打工等方式,得到额外的收入。”郑公街道党委书记王建军告诉鲁网记者,“在此之前,村民的闲置土地大多流转给了本村的种粮大户,每亩地的流转费仅200元左右,最高的也不过四五百元。”

  “粮食规模种植贷”先付村民流转费

  7月底,郑公街道组织召开了农业转型升级座谈会,邀请金丰公社总经理黄德忠详细介绍金丰公社粮田托管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对街道的具体要求。多个村庄的党支部书记与会,并结合金丰公社模式,逐人分析村内了情况,探索合作意向。

  今年以来,郑公街道先后四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两次召开社区书记、支部书记会议,街道主要领导多次到村,召开支部书记座谈会,详细解读粮田托管模式和分红政策,印发宣传明白纸1.1万余份,入户走访370余次,对“大田托管”模式进行了多方位推介。

  虽然街道对作了多次宣传,但有的村民心里还是犯嘀咕:看上去好像收益挺好,可万一土地流转出去了收不到钱怎么办?

  郑公街道经过多方探寻,邀请山东农担潍坊市管理中心、鲁担产融公司多次到村里进行调研,以“粮食规模种植贷”为依托,围绕粮食产业链落地“大田托管智慧服务模式”。通过山东农担公司政策性担保获得了银行低利率贷款,提前支付了农户土地流转费用和种植管理费用,快速将土地进行集约化。

 

  今年,中岭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601亩,全村三百多户,有接近一半的农户参与集中托管。

  “中岭村只是试点,未来几年,这种模式还将在全街道推广。”中岭村村干部告诉鲁网记者,这一创新模式已经吸引了附近七八个村子前来考察学习。(通讯员 纪哲)


初审编辑:正吉
分享到:
./W0202111263512308428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