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潍坊频道 > 潍坊新闻 > 正文

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硅谷”——潍坊国家农综区批复设立3周年之科技创新篇

2021-09-16 08:4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农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注入科学技术这一强“芯”动力。

  鲁网9月16日讯(记者 邢钰田  通讯员 曹光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农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注入科学技术这一强“芯”动力。

  搭建“国字号”创新平台,引进世界先进人才技术;狠抓种业创新,突破农业发展瓶颈;建设研发“潍坊标准”,农产品质量领跑全国……三年来,潍坊国家农综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的嘱托,坚持把科技创新,持续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2021年潍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高出全国7个百分点,农业科技“硅谷”作用初显。

 

  聚力搭台,培育“国字号”科研院所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资源的有效载体,能够推动科技、标准、人才等要素加快聚集。在潍坊,“国字号”科研平台对现代农业的牵引带动作用尤为显著,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引擎。

 

  2021年7月10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建成投用。该研究院整合山东省和北京大学的资源优势,引进高层次人才128名,建成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平台、生物技术平台、生物信息平台、小麦转化平台、结构生物学平台、蛋白与代谢物质谱平台、细胞生物学平台等9个公共平台和9个独立实验室,30个世界前沿实验室将在此建成。

  “研究院将聚焦农业领域‘卡脖子’技术,充分汇聚北大综合科研实力,结合山东农业资源禀赋,不断加大科研攻关与产业转化力度,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北大力量、山东力量、潍坊力量。”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介绍。

  该研究院的落户集合了国内高端的农业人才和世界最前沿的农业技术,把潍坊打造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科技和人才“硅谷”。可以断言:五年内,这里将形成农业的国际前沿学科,十年内这里就是全球一流的农业研究机构!

  夏末秋初寻幽处,北海路一路向北,在潍坊国家农综区核心区,中国(潍坊)食品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院建设火热,整装待发。

 

  “我们致力于整合推动食品领域应用研究、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的全链式发展,通过‘研究院+公司’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全面点燃现代农业的‘科技芯’。”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风忠介绍,“该研究院由潍坊国家农综区与中国农科院等合作共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农综区靠前服务,主动对接项目需求,协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加快了项目建成运营,下步将为提升潍坊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对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梧桐自有凤凰栖,大海能纳百川聚”。在潍坊国家农综区,我们看到一大批高端科研院所如雨后春笋落户萌芽,一大批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国字号”平台在此建成壮大,集合国内乃至世界最前沿的农业科技人才在此聚集,目前潍坊已设立36家农业院士工作站,将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支撑,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贡献科技力量。

  倾力攻坚,打造种业研发“农业硅谷”

  种子是农业的灵魂,更是农业的“芯片”和大脑。潍坊是农业大市,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潍坊农民不得不接受“一克种子一克金”的无奈。“中国大棚蔬菜之父”王乐义曾疾呼:“我们炒盘青椒也要看外国人的脸色,因为种子是人家的。”

 

  潍坊农人早就认识到“种子”的重要性,早在十多年前,就启动了“蔬菜种业硅谷”建设计划,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累累硕果。

  走进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的高端智能温室大棚,穿进藤间,宛若进入了一个西红柿丛林,高大的西红柿藤沿着牵引线不断向上攀升,遮挡住了大片阳光,一串串的西红柿缀满了藤蔓,触手可得。

 

  “这里一共有30多类番茄新品种,他门正在对这些番茄种子进行试种测试及筛选。要培育出老百姓能种、能丰收的种子,往往要经过5年甚至6年的不断尝试。”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高标准的玻璃智能温室采用多种栽培模式,统一环境、技术、标准和管理,能够以最高效率筛选出适合推广的优良品种。

 

  打造国际种业技术创新策源地、新型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创新资源富集、运行机制开放、治理结构有效、创新能力领先的综合性国际化种业研发展示基地……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总投资约40亿元,占地约5200亩,规划研发孵化、成果展示、体验互动、中外农业展示等主题片区,目前,种子创新中心、高端人才公寓已完成主体施工。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约3.5亿元的荷兰式高端玻璃智能连体温室已建成。

  纵观潍坊农业的发展,潍坊新农人深刻领悟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无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是农民增产增收,都必须掌握农业“芯片”,才能牢牢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如今,潍坊种业技术攻关在这里成效明显:成立种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十三五”期间新取的品种权84个;培强做大种业企业,种业研发企业达到34家,数量占山东一半;育苗企业达260多家,年育苗17亿株以上,已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优良品种180多个,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70%以上……是种子,奠定了潍坊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全力领跑,制定掌握市场的“潍坊标准”

  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行业的话语权、市场的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潍坊国家农综区紧扣自身战略定位,主动引进国际标准、推行国家标准、研发“潍坊标准”,做到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用标准化来提高农产品品质,培育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的“硬实力”,完成了从“跟跑者”“并跑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

 

  强化标准引领,在寿光市建成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集成研发37种蔬菜54项标准技术规范,填补番茄、黄瓜两个全产业链标准技术规范国内空白,潍坊“蔬菜标准”输出到27个省(区)。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标准生产,落实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行农产品持证上市。

  “如何建温室都有标准可依,种菜也是同样。例如番茄穴盘嫁接育苗的技术规程,对育苗的基质用料、病虫害防治、成苗标准及检验、包装等都有明确要求,甚至对成苗的标准也有详细说明。”寿光蔬菜小镇负责人陈新华说。

 

  这种模式,彻底颠覆以往农业种植靠经验的“老黄历”,实现了高品质农产品流水线似的生产,打响了品牌,开拓了市场,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一场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种植蔬菜的“绿色革命”,正在从寿光输出到全国20多个省市,全国新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拥有“寿光元素”。

  2021年4月29日,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落户潍坊,该中心旨在总结提炼成熟的高品质健康肉供应链标准化模式,制定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宰后品质保鲜、冷链物流配送等全产业标准体系,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山东省屠宰行业提档升级,加快打造全国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具有重要意义。

  从“蔬菜标准”到“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在潍坊,标准的力量日益凸显,正成为加快发展的有力支撑。可以说,“潍坊标准”领跑全国,“潍坊标准”影响世界!

 

  从倾心种好“一棵菜”,到“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集散地;从被外国种子“卡脖子”,到抓住种子话语权;从农业靠经验种植的“老黄历”到“潍坊标准”在全国华丽领跑。平台、种子、标准,犹如“三驾马车”,让潍坊农业始终站在制高点。

  一棵菜、一粒种子、一个产业、一种生态……。在农业延链、强链、补链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潍坊国家农综区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命门,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初审编辑:正吉
分享到:
./W02021091632341603842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