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路子 解决老问题 寒亭区高质量破解安全监管难题

2020-01-07 13:3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7日讯 近年来,寒亭区紧抓安全生产领域的监管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立破并举,开拓新思路,破解老难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不两直”联合检查巧解部门协同难题。常期以来,各监管单位单独进行安全检查,时常出现重复检查现象,难以形成合力,增加了企业负担,效果却不好。为解决这一难题,2018年以来,寒亭区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四不两直”联合检查。为保障工作开展,区财政每年拨款3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在工作中,区安委会组织应急、公安、环保、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消防、电力等行业部门和属地街道,每季度至少一次开展“专家查隐患、部门查违法”联合检查行动,凡行政处罚均交由执法部门执行,隐患整改则由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单位督促整改。行政处罚和隐患整改完成后,报送区安委会销号,形成闭环管理。各监管单位通过“四不两直”联合检查,形成强大合力,检查全面、细致、到位,有力地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据了解,该区先后开展了10次安全生产“四不两直”联合检查工作,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760余人次,聘请安全生产技术专家270人次,检查企业510家,行政罚款135.8万元,对部分单位进行停产停业整顿和查封,对2家安全隐患较多的企业在区电视台公开曝光,对2家存在安全标准化评审不严格问题的中介机构进行了约谈。 

  “四随机、一公开”监管巧解科学监管难题。以往的监管模式,由于专项执法、重点时段专项行动较多等原因,甚至造成一年检查一家企业近二十余次,且执法人员、安全机构较为固定,易发生因熟悉辖区企业而发生人情监管、专家服务敷衍化的问题。为积极配合国务院全面推行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按照“流程再造”的要求,寒亭区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赋予寒亭办法,开展“四随机、一公开”安全生产监管,即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随机抽取中介服务机构、随机抽取技术服务专家,对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委托网络公司开发安全检查抽取系统,通过对企业信息、执法人员、中介机构及专家信息进行四库储存分类,系统可以自动随机的从安全数据库中抽取相关领域需要检查的企业、执法人员、中介机构和自动匹配本项目相关领域的专家,然后自动进行工单生成,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全程跟踪记录,自动上传云平台。寒亭区将“四随机、一公开”办法贯穿日常安全检查中,实现了安全监管数字化、规范化,提高了中介机构隐患排查服务质量,有效防止了任性监管,压缩了寻租交易空间。截至目前,寒亭区通过四随机、一公开”模式,开展检查活动4次,发现2368起安全隐患,均已督促整改。 

  小微企业全员培训援助工程巧解小微企业培训难题。寒亭区小微企业众多,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已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为强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解决好小微企业员工安全培训难等问题,寒亭区每年开展“小微企业全员培训(援助)工程”专项活动,聘请第三方培训机构提供服务。为方便企业培训,由区安委会牵头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以街道、开发区为单位组织开展全员培训班,召集辖区内小微企业一线员工进行全员培训。2019年,共举办13期“小微企业全员培训(援助)工程”培训班,培训人数4000余人次。结合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开展的“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活动,随机抽出96家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到市考试中心参加上机考试,优秀率达81.2%。 

  区街应急执法一体化巧解街道权责不一致难题。街道作为各项政策和检查监管工作最基层的落实者,工作内容量大面广,加之广大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总体薄弱,而街道又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手段约束企业行为,监管矛盾日益凸显,权责不一致问题亟待解决。在无法通过授权、委托等形式赋予街道必要惩戒手段的前提下,寒亭区另辟蹊径,探索建立街道执法一体化机制,即在不增加编制、不增加机构的前提下,按照“先行先试”原则,在街道设立应急综合执法中队。各中队设中队长1名,由区应急综合执法大队选任1名行政执法骨干兼任;设副中队长2-3名,由各街道应急和生态办副主任兼任;成员由街道应急和生态办行政执法人员组成。各中队业务工作受区安委会办公室和区应急管理局领导,并以区应急管理局名义在辖区内开展安全生产监察和行政执法工作。通过此办法,形成了“乡呼县应、上下联动”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既加大了区街执法手腕力度,切实打通应急监管最后一公里,又壮大了该区应急执法队伍,有利于实现对辖区企业的全覆盖监管。 (通讯员 闫维兵)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