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潍坊频道 > 文史 > 正文

一双手,牵引一辈子的守候

2021-11-24 14:0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24日讯  “放风筝,在儿童时期就有一个天真的想法,一看风筝还能飞得这么高,是不是将来我也能飞起来,对风筝充满一种希望和愿望”。这是采访张效东老师的第一印象,一个农家小院,来到屋里,俨然不像是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工作坊,吃住的地方仅占了整个屋里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大部分的空间都是风筝的领地,一张朴实的桌子,零零散散的小物件,都是张老的秘密武器,每一件都感觉神圣不可侵犯。

 

  一双手,一颗心,坚守不弃

  张效东,土生土长的潍坊寒亭人,生养在风筝的发源地。从小就对风筝有不解之缘。作为张派风筝的第十五代传人,8岁就跟着爷爷放风筝,扎风筝,画风筝,春节的时候还会扎灯,毛驴,扎大龙。小时候的风筝是自己的玩伴,也让他帮助家人有了一些经济收入,一双手,一片竹,一丝线,牢牢的牵住了张效东的一颗心。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当时他的爷爷有一条龙头蜈蚣风筝,5公分的,他因为喜欢,也非常好奇,偷偷的领着几个小伙伴把这个风筝偷偷拿出来了,当时因为还不会放,只想着放着玩,就把风筝拖坏了,最后也被爷爷批评,但他对风筝的热爱,丝毫未减。

  父亲热爱书法,爷爷擅长木工,从小有了家庭的渲染。还跟着老师学习修表,修锁,抢刀子,磨剪子,做过钳工,钣金工,泥瓦匠,专门学习京剧服装的制作,修过表,对齿轮颇有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他就把这些能会的东西,融会贯通,巧妙的运用在风筝上,使风筝变得活起来,动起来,动态风筝从此有了新的发展。

 

  1984年的时候,他在潍坊沙滩卖风筝,他的一个风筝的爱好者告诉他,市里准备成立一次风筝会,在朋友的邀请下,参加了潍坊市第一届的风筝会。那个年代,以雷锋为榜样,宁做一颗螺丝钉,于是,他就做了一只以雷锋为主题的八卦风筝。因为主题好,神采美,扎制精,飞行好,荣获一等奖。

  第一届风筝会以后,获得了奖项,内心大受鼓舞,有了动力,张效东的风筝之路,一发不可收拾。那时候,他的脑子里白天是风筝,晚上还是风筝。每天扎8、9个小时,没有午休的概念,别人休息,他就研究风筝。一天不吃不喝行,不去研究风筝不行,走过这些年,风筝已经悄然侵润了他的生命,成为他一辈子的牵挂。

  用心走的路,往往不平坦

  在狗年的奥运会期间,身为火炬手的他,做了一只金狗汪汪迎奥运的风筝,这只风筝有4只狗抬着轿,轿子有五福娃,在空中转,中间就有一个牡丹花和北京天安门,里面有5只和平鸽,花能闭合,当风筝飞到空中的时候,一遥控花瓣绽放,和平鸽也会飞出来,试验了好几次都行,真正放飞的时候,忽然有风,风筝失控,和平鸽飞不出来了,从200多米高空扎下来。所有的事情很难一帆风顺,对于风筝放飞,一次失误就意味着失败。张老师因为这事备受打击,几天吃不进饭,最终还是决定重新研究,改造成功。

  没有困难,就没有进步,脱离生活,就没有创新。张老师的风筝造型大多数来源于生活,他的创意代表作青蛙鱼塘,就是生活的最好写照。一天早上,张老师到一个池塘边锻炼。无形之中打中了一棵树,从棵树掉下一只螳螂,落到荷叶上,正好一只青蛙和昆虫也同时落到荷叶上,看到青蛙和螳螂相互对立的神态,一下子就有了灵感,把他们做成了风筝。风筝在空中飞的时候,青蛙攻击螳螂,螳螂就举起双爪,他再回来。

 

  敢于想象,大胆造型,一直是张老师挂在口头,做在手上,用在心上的真实写照。

  神舟五号发射的时候,他就扎制了上天的造型,三层楼高,20个人放飞,飞到150米到200米的时候,遥控脱节,上面的上去,下面的下来,同时唱着《东方红》的歌曲。今年是牛年,他做了一只紫气东来风筝,上面一个老人骑了一头牛从东方而来,反映当下农民的脱贫致富,青山路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方向。还有撸起身子加油干的巨型风筝,张老师从老百姓的视角,去描绘我们这个新时代的发展。

  心在哪,收获就在哪。张老师用心生活,探索创造,响应号召,用风筝的文化反映时代的变迁。

  时代在变化,文化永流传

  最早做风筝的时候,没有提倡文化传承,仅仅就自己做。在第一届风筝会正式拉开帷幕后,风筝文化广泛传播。

  38届潍坊风筝会,文脉传承,留不开老艺人的坚守。张老师的学生几千人,但在收徒弟的问题上,也有自己的原则。首先要真心喜爱风筝艺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再就能思考,创作,创造出新的味道。徒弟有要求,传承不耽误。张老师深入学校,让孩子从小学习风筝,感受文化,他在潍坊聋哑学校,整整教了一年,在这一年当中,无偿的去教聋哑孩子,还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学生,专门拿出时间来学习风筝。

  手艺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手艺人的坚守,更离不开国家守护,潍坊的风筝,注入文化创造力的灵魂,复兴中华的造物文明。(通讯员 纪哲)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