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潍坊频道 > 健康 > 正文

甲流高发,怎么防治?

2025-01-08 08:44:3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7日讯(记者 王玉龙)近期呼吸道疾病高发,部分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根据中疾控最新数据,最近流感发病率持续上升,全国达到30.2%,南北方及各年龄段均居首位,其中绝大部分为甲流。主要原因专家分析与气候变化、人体免疫系统状态以及病原体的活跃程度等因素有关。全国多地疾控部门也都纷纷发出紧急提醒,希望群众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防范呼吸道传染病。

 什么是甲流?

  潍坊卫恩医院主任医师魏春华教授介绍,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甲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魏春华教授介绍,甲流的主要传染源是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方式主要通过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接触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甲流具有较强传染性,传染期一般为一周左右,以出现症状2~3天为传染性最强时期。

 感染甲流会有哪些症状?

  魏春华教授表示,甲型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其典型症状有发热、寒战、咳嗽、咽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更有重者会病情进展迅速,可发展为肺炎、脑炎、心肌炎、诱发多器官衰竭等,甚至出现死亡。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提醒】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魏春华教授建议,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抗病毒药物在患病48小时内应用效果最好。及早进行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经医生评价风险和收益后,可根据情况考虑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对症治疗可选:常用的感冒药、止咳药物、退烧药。

  感染甲流后,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魏春华教授建议,如果体温超过39摄氏度,全身症状比较严重,比如发热、浑身酸痛和难受,甚至出现咳嗽、气短等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小孩特别是婴儿感染甲流,需要家长高度重视。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天,体温超过40℃,出现呼吸困难、脸色苍白、抽风、精神萎靡,或者出现呕吐腹泻、尿量减少、哭的时候没有眼泪等脱水症状,都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甲流?

  建议积极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养成良好作息,加强体育锻炼。

  预防甲流关键做好这几点:

  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居所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去公共场所或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尤其是老年人非必要不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养成戴口罩的习惯。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