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潍坊频道 > 文史 > 正文

一颗沉淀的心,一个放飞的梦

2021-11-24 14:0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龙头蜈蚣,心愿飞翔

  鲁网11月24日讯  “说相声讲究说、学、逗、唱,我们扎风筝讲究扎,糊,绘,放”。这是韩福龄老人对自己扎风筝的描述。

  韩福龄是潍坊东关后门街人,从小喜爱风筝,那时平时街上有很多老人都会扎风筝,他从小受他们影响,7岁开始扎风筝。他扎的第一个风筝很简单,就是抓了一个干字,扎了两根横竹子,一根竖竹子,一根飘带,见风就起,小时候就是高粱杆劈下来扎,因为太轻快了,起得相当好,从此心随风筝去。

  韩福龄的代表作,就是龙头蜈蚣,被风筝届称为“韩派蜈蚣”。他自小得到风筝老艺人胡景珠先生的真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扎制艺术风格。迄今为止,韩老师扎过的最长的风筝是一只长达120米的龙头蜈蚣,整只风筝有240节。这只风筝成为他永远的骄傲。2009年6月,韩老师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人”。

 

  守望传统,薪火相传

  韩式风筝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他讲究做工精细,起飞平稳,收下来一卷,在天上看是风筝,拿下来又是很好的工艺品。

  韩福龄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为人厚道,在技术上从不保守,多年来广泛交流,广传技艺。每天都会有登门拜访切磋技艺的风筝爱好者,有人向他请教,他都把自己经验一五一十的传授给他们。

  他的徒弟很多。最远的一个徒弟来自江西九江,现在也已经70多岁了,从20世界70年代开始就不断向他学习请教,还曾请他去参加风筝表演,现在也已经是风筝协会主席了。韩福龄有四个孩子,儿子韩立名,继承父业,化工厂退休后,现在扎的也比较好。

  韩福龄还非常重视风筝技艺在学校和大众的传承:1990年,他在潍坊风筝学校为1989级和1990级的学生上风筝扎制课,专教龙头蜈蚣的扎制;1998年,他受市风筝办公室委托,为风筝技校的学生讲课;2006年,韩福龄又受聘于潍坊双语学校教授风筝得扎制;此外,他还经常出现于各种电视节目,为观众讲解风筝扎制的基础知识。韩福龄作为风筝界的杰出人物,为风筝记忆的发扬光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耄耋之年,路在前方

  1985年,韩福龄参加新加坡表演赛。新加坡华人特别多,报纸出的也是华人报纸,当时就用韩老师的蜈蚣风筝做了个封面,出的刊物,他们还专程给韩福龄邮到国内两本。1990年,韩福龄出访意大利,在乌尔比诺市举办的国际风筝会,他们的奖牌是在国内的一个奖牌,轮流发的,谁得了奖牌,谁把奖牌拿走。那一年去的时候,韩老师得了第一,一个是龙头蜈蚣,一个是凤凰。最终他拿走了这枚18K金金质奖牌。风筝赛场上虽竞技角逐激烈,但韩福龄扎制的龙头蜈蚣风筝却稳获冠军,取的三连冠。

  韩老师做风筝就是在游泳中学游泳。随着年龄增长,技术也逐步提高,独树一格,自成一家。2000年前后,韩福龄开始摸索制作红金鱼风筝,近年来,他扎的最多的就是金红鱼,金红鱼不仅外形美丽,而且翅膀和尾巴都能拆分折叠,体积比展开时少来五分之四,非常便于携带,起飞效果也非常好。这只金鱼风筝获得潍坊市的文化奖。

图片来源:潍坊新闻网

  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举办,牵动着国内和世界的目光。大大提高了潍坊的知名度,也打开了潍坊对外开放的大门。使潍坊走向世界,也更加促进了潍坊风筝得发展,使这一民间艺术品以精巧的工艺,独特的风格更加闻名遐迩。(通讯员 纪哲)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