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民创作的铜雕作品入藏中国农业博物馆
鲁网2月8日讯(记者 王玉龙)近日,潍坊高密市艺术爱好者付连任创作的铜雕作品《粮食安全保障法》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接收。
铜雕作品《粮食安全保障法》,方形,长宽各33厘米,厚2厘米,重量13公斤。画面由太阳、五星、中国地图、饭碗、粮食及科技元素等组成。
“在创意设计中,我将装满中国粮的中国饭碗,稳稳当当地放在中国大地上,表明以‘我’为主,立足国内,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靠自己的能力、多种粮、种好粮,定能端牢自己的饭碗。”付连任在介绍作品时说,他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比作太阳,谷物沐浴阳光,健康茁壮成长,不仅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和画面感,而且深刻揭示了该法律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核心作用。
“作品中的科技标识图样,强调科技在农业方面的重大作用,通过科学种田、合理地利用耕地资源、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土地生产力,以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粮食高质量供给。”付连任表示。
付连任说,他曾经亲身经历过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饥饿,对“粮食”有着特别的感情。2023年12月29日,国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首部法律。
从电视上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消息后,付连任大受鼓舞。从2024年元月份开始,付连任着手创作以“大国饭碗 粮食安全”为主题的铜雕作品,考虑以艺术的形式传播粮安法。经过和农民朋友多次交流探讨,再到草稿反复修订,然后准备材料着手制作,至9月初,铜雕作品基本成型。2024年12月,经专家团严格评审,铜雕作品《粮食安全保障法》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付连任,70岁,潍坊高密市原高密镇退休干部。自幼爱好艺术,尤其喜爱铜雕、书画,曾入清华大学、青岛大学分别学习两年,技艺日进。近年来创作的铜雕工艺精品《中国巨轮启航新时代》(两件)分别被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共山东省党史陈列馆收藏,《中华一条龙》被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弘扬先烈精神 激发奋斗力量》被延安革命纪念馆收藏,《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周恩来纪念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