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文化活动丨一千四百卷煌煌巨著亮相郑玄文化展
鲁网8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 实习记者 张丽华) 8月14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潍坊精彩上演——“东亚文化之都”潍坊活动年郑玄文化宣传推介活动正式开幕。
活动现场,一部承载着清代经学精粹的煌煌巨著——《皇清经解》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学者、文化爱好者的目光。
这是清咸丰十年庚申(1860年)补刻本《皇清经解》,全书40函,360册,全套一千四百卷,收录了73位学者的183种著作,不仅是对儒家经学经解的集大成,更是对乾嘉学术的一次全面回顾与总结。
这部一千四百卷的鸿篇巨制,是阮元主编的。道光初年,阮元在广州粤秀山麓创办“学海堂”,广邀学者,集腋成裘,精心编纂,终成《皇清经解》巨著。
阮元(1764年一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扬州仪征人。清朝中期官员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曾任山东学政。
阮元与潍坊、与郑玄“颇有渊源”。现潍坊峡山郑公祠有一幢“重修郑公祠碑”,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立。碑为青石质,高200厘米,宽80厘米,就是由时任山东学政阮元撰文并题额,记叙重修原因及规模。而《皇清经解》所依古典经书,也多赖于当年“经神”郑玄的整理加工才得以留存至今。
咸丰七年(1857年)九月,英军攻粤,《皇清经解》书版毁失过半。咸丰十年,两广总督劳祟光等人捐资补刻数百卷,并增刻冯登府著作七种八卷,即咸丰庚申补刊本,即为此本,此书版心下方有“庚申补刊”字样,且书末有补刊捐资人名。
此套为初刻印,版面清晰,墨色浓重,品相甚佳。
《皇清经解》的每一卷,都如同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映照出清代学术的辉煌与深邃。而提及经学,就绕不开汉代经学巨擘郑玄。他遍注群经,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注释与研究,其学术成就与思想精髓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此次展览,通过《皇清经解》的展示,不仅让现代人得以窥见古代学术的璀璨光芒,更让郑玄的学术精神跨越时空,与当代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促进儒学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展览现场,那一册册厚重的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学人的辛勤耕耘与卓越成就,让现代人在惊叹之余,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传承之美。参观者们或驻足细品,或低语交流,无不被这份来自古代的学术魅力所深深吸引。
此次郑玄文化交流展的举办,不仅是对《皇清经解》这部学术巨著的致敬与展示,更是对郑玄文化的一次推广和弘扬,它让人们重新审视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