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建筑活化利用成“潍水左岸”明珠

2024-03-17 21:51:3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17日讯(记者 王玉龙)“这一炉三分钟后就好,稍等……”3月15日,潍坊峡山热带雨林生态科普馆边上的健康烘焙坊里,19岁的王晓蔓正在制作台湾风味糕点。王晓蔓是附近王家庄街道人,去年7月份中专毕业后来此打工,“隔家近,环境好,我很喜欢这儿。”王晓蔓说,像她这样的店里、科普馆里还有好几人,大家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呢。”

15d8795ecc11c34509167154d2e6e86

  热带雨林生态科普馆位于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王家庄街道,东临峡山湖仅有几百米,是由潍坊市台港澳办牵头引入、峡山区与台湾阳光曼波农业旅游开发团队共同打造的乡村振兴项目。自去年10月份正式开放以来,吸引了不少市民专程前来游玩。初步统计,到目前已经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接待研学等活动二十余场。

  这个项目也是废弃建筑有效利用的成功实践。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处弃用多年的废旧酱菜厂厂房,去年春天以来,项目方依托厂房旧址,用断墙和玻璃房,打造出一处妙趣横生的生态科普馆。

49e6b5936a19ad2aa0011c44e7cc933

  “现在馆内植物2170余种,设有雨林生态馆、沙漠植物馆、萤火虫溪流生态馆、昆虫旅馆、研学课堂等,包含多种学科如雨林蛙、食虫科、溪流生态等,以及不同IP形象搭配的原生态场景,为游客提供视、听、触、味、嗅全方位生态科普,让人们亲密接触自然,感知生态,尤其是满足孩子们探索创造的心理需求,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负责人闫朔介绍。

  项目发起人黄文祥曾在台湾从事农业工作多年,投身祖国大陆乡村建设事业20余年,在贵州、山东等地,因地制宜打造了众多连村协作发展项目,将一个个木疙瘩变成了“金疙瘩”,将一个个不起眼的落后乡村变成了富有诗意的田园乡村。

  目前,热带雨林生态科普馆已成为“两岸一家亲”的精品农文旅项目,为海峡两岸加强乡村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载体,预计能为当地培养乡村专业经理人12名、专职人才20人,解决农民就业需求160户,年增加游客26万人,转化当地农产品冬瓜约5.5吨、番薯约3.5吨、鸡蛋约2.1吨,带动区域经济效益达1200万元。

16b8fa5638d6c109fdea988f783d0fe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潍坊峡山区巧借生态底色激发文旅活力,不断强政策、建项目、挖资源,自然观光、乡村民宿、教育科普、非遗文化、农家采摘等一大批新老业态齐头并进,激活了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创新的一池春水。

  为大力提振文旅消费,赋能乡村振兴,去年以来峡山区出台政策措施,从多个方面扶持相关产业发展,发力项目建设。雨林生态科普馆就是王家庄街道“潍水左岸”项目的重要一环,也是峡山区围绕峡山水库、潍河左岸,在“文旅+”发展实践中探索出的有益尝试。

  随着各项建设的展开,用不了多久,30公里的环峡山湖漫道穿行将会妙趣横生:生态馆、观光牧场、宠物乐园、观光公园等景点星罗棋布,凉亭绿植、观景栈道点缀其中,奉茶亭、铁马驿站将串连盘活各村落及郑公祠、朱熹讲学处等文化古迹。

  与青山绿水为邻,峡山区强化农文旅多业态融合,岞山火车站、郑公祠、彩虹环湖路、中国艾博物馆等陆续建成或修整提升,峡山区,步步是美景、处处有生机。

责任编辑:王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