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看潍坊系列报道之二:协调发展 更好潍坊

2024-02-23 08:56:1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潍坊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引领各项工作,革故鼎新、担当实干,潍坊大地处处释放着创新涌流、创造迸发的发展活力,处处呈现着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处处展示着动能转换、蝶变转型的发展成效。

  鲁网记者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角度观察,试图挖掘潍坊韧性增长背后的新动能,寻找潍坊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

  鲁网2月22日讯(记者 王明玉 刘斌)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潍坊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协调发展的理念贯穿全域全局全程。

  一组数据看潍坊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的优势:潍坊的GDP总量连续多年排名全省第4,全市的税收收入、财政收入连续多年排名全省第3,全市的规上工业营收规模排名全省第2,农业生产总值排名全省第1。此外,潍坊还是“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复合型流通支点城市”“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试点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活力百强城市”……

  作为全省均衡发展的“三好学生”,潍坊历来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始终坚持补短板、强整体、破制约,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将协调发展当作“下好”全市工作“一盘棋”的制胜要诀和更好潍坊建设的理念先导,在推动县域充分均衡发展、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物质文化协调发展等方面均做出了巨大成绩,彰显了更好潍坊协调发展的“潍坊智慧”“潍坊方案”“潍坊力量”。

 县域协调发展造就潍坊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2023年7月25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山东省共入选13个县市,其中县级市12个、县1个。在这份榜单中,潍坊与青岛各凭借3个县级市入选并列第一。这是潍坊多年来连续取得的好成绩之一。

  有媒体评论,在众多全国百强县的榜单中,潍坊市县域经济发展表现突出,不仅寿光、诸城、青州一直稳居榜单,而且像高密、安丘、昌邑等县市也一直是百强县各类榜单的“常客”。“单就山东全省来看,潍坊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群狼模式’值得肯定。潍坊县域经济的强势也为其带来了很高的曝光量,是潍坊市的一张靓丽名片。”该媒体评论进一步表示。

百强县排名

  据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潍坊市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县市。自1992年开展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评比以来,潍坊市的寿光、诸城就始终位列其中,青州、高密也分别在2008年跻身百强县行列。近些年来,潍坊在全国百强县市评比中始终保持4个县市进入。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近些年,潍坊市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托各县市特色产业和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通过一系列的产业培育和协同发展,形成了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和一片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成为潍坊县域经济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

  截至目前,潍坊全市形成了“5+10+N”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5”指的是5个千亿级产业链”,包括动力装备、汽车制造、高端化工、食品加工和新一代信息技术;“10”指的是10个500亿级产业链,包括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高端铝材、智慧农机、节能环保、造纸包装、应急安防、绿色铸造、磁技术、特色新材料;“N”指的是N个新赛道产业链,包括工业母机、航空航天、智能机器人和氢能及新型储能。

  潍坊众多的产业链呈均衡分布,犹如颗颗珍珠一般镶嵌在全市各县市区和发展主题,带来了澎湃动力。这些产业秉持自身特色,立足比较优势,依托各地特色产业园,全力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集聚融合,推动了潍坊全域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

  比如,作为潍坊市县域经济的“领头羊”,寿光不仅是闻名全国的“菜篮子”,更是潍坊工业发展的“强标兵”。除构建营收规模超过千亿元的蔬菜产业,寿光还形成了高端化工、新材料、生态造纸、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生态木业等主导产业。

  同样作为经济强县,诸城在产业培育方面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其汽车制造和食品加工产业在全国拥有重要地位,是闻名全国的轻型汽车生产基地和著名的预制菜产业强县。此外,诸城在生物医药、服装纺织、化工新材料等方面也极具优势。

  革命老区临朐县也上演了一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产业蝶变。目前,临朐县已经成为国内中高端建筑铝型材产品的核心产区,铝产业年产能超过180万吨,约占山东省的1/4,年产值超过360亿元,产品涵盖11个门类、300多个系列、5000多个品种,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国铝业之都”。此外,特色农产品也成为临朐县的“金字招牌”,临朐大樱桃、朗德鹅养殖等也都成为畅销全国的“爆款”产品。

  寿光、诸城、临朐的产业发展仅仅是潍坊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潍坊的各个县市区、各发展主体犹如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为潍坊全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本盘”。

微信截图_20240219104833

 工农业协调发展打造潍坊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如何处理好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城市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潍坊市高处谋事,实处落子,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牢记“下好”全市工作“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这一法宝,始终把协调农业与工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当前产业与未来产业等工作做到实处细处,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并驾齐驱”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

  潍坊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祥地,素以“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而闻名。通过一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潍坊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DJI_0046

  潍坊用全国1.7‰的土地、1‰的淡水,贡献了全国7.2‰的粮食、16.8‰的蔬菜、10.7‰的肉蛋奶、19‰的农产品出口额,是全国知名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园子”,农业总产值连续四年突破千亿元,2023年更是突破了1300亿元大关,稳居山东省第一位。

 在潍坊,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百花竟放”。这里汇聚了粮食、蔬菜、畜禽、花卉、苗木、果品、种子、农机八大优势产业集群,其中蔬菜、畜禽全产业链产值均超过千亿元。

  在潍坊,农业产品质量有口皆碑,“潍坊农品”享誉全球。这里是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448个,“寿光蔬菜”“昌邑大姜”“安丘大葱”“昌乐西瓜”“青州柿干”“桂河芹菜”等众多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全国闻名。

  在潍坊,农业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引领行业发展。这里建成了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培育种子研发企业44家,自主研发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9%,这里农机装备全产业链产值占全省的1/2、全国的1/4,自主研发的340匹马力CVT智能拖拉机填补国内空白。

  在潍坊,农业开放发展引领全国,农产品出口全国领先。这里高标准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实验区,探索形成了农产品快速通关、跨境支付等33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巴基斯坦、加纳等国家设立海外产业园,农业外资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农产品远销13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蔬菜出口量、禽肉出口货值分别占全国的1/8/、1/6。

  可以说,在这片诞生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的沃土上,潍坊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农业领域“点石成金”的传奇。

  潍坊农业产业的兴旺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打造了根深叶茂的基础。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潍坊闯出的贸工农一体化、商品经济大合唱、农业产业化经营“三个模式”改革路径,在吸纳转移农村人口,进而提高农村地区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在近些年持续深化拓展“三个模式”的过程中,潍坊农业发展优势一直保持,影响深远。凭借这一优势,潍坊在统筹农业农村协调发展、城市乡村均衡发展、五个振兴同步发力、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加快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城市”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46a958f4ed3f4b209a30a409b3c33e15

  领先的现代农业是潍坊的“金字招牌”,而先进的制造业则是潍坊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潍坊在“2023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排名35位,是山东省制造业头部城市,制造业总量约占全省的1/10、全国的1/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规模连续三年突破万亿,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突破1.1万亿,仅次于青岛,排名全省第二。

  在潍坊,工业发展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潍坊工业门类齐全,规模巨大。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潍坊拥有37个,其中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31个制造业行业。潍坊先进制造业已经形成“5+10+N”产业链布局,产业集群式发展已经成为潍坊经济的重要力量。在5个过千亿的产业集群中,动力装备集群产值超过4000亿元,约占全省的2/3、全国的1/3,在成功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后,该产业集群正在豪迈向前,争取率先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装备产业集群。

  在潍坊,工业发展实力雄厚,产业转型突破有道。“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一直是潍坊城市发展的一大战略。在该战略的指引下,潍坊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下的潍坊,正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加力突破,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在产业转型跨越中打开发展新空间,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传统产业经过“千项技改、千企转型”逐步“提质换新”;工业母机、磁技术、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赛道“加速裂变”;元宇宙、氢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在潍坊,工业发展主体活跃,优质企业蓬勃发展。潍坊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42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2家,全省第一;“隐形冠军”企业64家,全省第一;瞪羚企业14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65家,“独角兽”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5家,“隐形冠军”企业419家。

  农业产业优势凸显,工业发展澎湃向前。潍坊牢记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稳妥处理好农业与工业如何发展的重大关系,促进了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同步发展,继而塑造成为潍坊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优势。

微信图片_20230926180724

  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更好潍坊”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必须协调发展。潍坊从文化建设入手,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过程中,传承历史文脉、涵养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为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提供强大思想引领、文化滋养、精神力量。

  潍坊素有“道承齐鲁、襟连岱海”的美誉,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颜值高、民风品质美。这里是东夷文化核心、齐文化腹地、两汉经学重镇、南北朝佛教文化的东方热土和明清时期海岱间的文学中心。

  在这里,文祖仓颉造字,奠定中华文明之根基;上古名君虞舜倡导“仁孝德政”,开创中华道德之先河;农圣贾思勰著就《齐民要术》,尽显中华农学之华彩。在这里,青州知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青州知州欧阳修“所至民便,既去民思”,潍县县令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种忧国忧民的格局和“枝叶关情”的情怀,历久弥新、世代相传。在这里,有遍注群经的郑玄,有绘就《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有“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还有在此出生居住、执政理事的晏婴、孔融、刘墉、陈介祺、臧克家、莫言等150多位名人。

  面对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潍坊坚持保护与开发相协调、融合与创新相结合,下足力气做好“挖掘阐释、传承弘扬”这篇文章,力争文化建设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市民团结,力争文化建设能够促进社会文明和道德风尚,力争文化建设能够促进社会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潍坊文化建设在补短板、扬优势中越来越好,社会文明的标识也越来越鲜明。

图7

 在潍坊,文化建设培根铸魂。潍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行动,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能量正在成为大流量,好声音正在变成最强音。

  在潍坊,文化建设赓续历史文脉。潍坊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大力研究、挖掘、阐释、弘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扎实推进,风筝、剪纸、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迈出坚实步伐,赓续文化基因、传承优秀文化成为这座城市的耀眼底色。

  在潍坊,文化建设的多元供给日益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市县镇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加强,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持续拓展,全民健身休闲娱乐场所遍地开花,创意驱动、美学塑造、艺术点亮不断强化,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现在的潍坊,受益于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广大市民的素质越来越高,文化自信越来越强,文化软实力变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

图4

  在当前经济转方式、产业转结构、增长换动力的关键时期,潍坊市坚持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全市工作中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不断做出最有利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

  在日前刚刚结束的全市工作动员大会上,潍坊市委书记刘运在总结2023年全市工作成绩的同时,明确提出将全市高质量发展作为2024年的首要任务。面对这个任务,潍坊市结合全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针对当前经济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提出开展产业大比拼、开放大比拼、招引大比拼、项目大比拼、改革大比拼“五大比拼”的工作目标,这是潍坊聚力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统筹增强发展整体性的有力之举。

  假以时日,潍坊必能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在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道路上更进一步。

责任编辑:王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