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中的潍坊记忆

2024-02-01 14:11:3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1日讯 潍坊历史底蕴深厚,文艺名家辈出,优越的文化资源禀赋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沃土。近现代,潍坊走出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在文学、电影、书画、音乐等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用自己的光与热丰富了潍坊文化的底色,熔铸了潍坊精神的时代之魂,更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属于潍坊人的才智与力量。

  电影与时代同行。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上映的电影,多与革命历史题材有关,也是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银幕上长映不衰的一个永恒主题。从老电影中既能看到民族的成长,也能找回我们记忆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每帧光影,都值得珍藏。这期间,从潍坊走出的导演、作家、编剧,成为许多老电影创作的中坚力量。

  电影《白毛女》的导演,是潍坊昌邑人

  2021年,潍坊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中共昌邑市委组织部、潍坊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了60分钟文献纪录片《王滨传奇》,讲述了王滨同志的典型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至诚至专的艺术追求,淡泊名利的宽广胸怀以及终生为人民创作的使命担当。该片荣获潍坊市第13届党员教育电视片特别作品奖,被列入“2021年潍坊市重点文艺作品”扶持项目。

我问问

  王滨是潍坊昌邑人,上世纪30年代,在夏衍、田汉等人的影响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联影联革命文艺活动,在延安开展的新歌剧运动中,参与了大型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并将《白毛女》搬上银幕,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他创造了多个第一,被誉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王滨

  1950年,中央电影局决定,将曾经在延安时期产生过轰动效应的舞台歌剧《白毛女》搬上银幕。时任中央电影局局长的袁牧之首先决定,由延安舞台歌剧《白毛女》的主要编剧、导演王滨为电影《白毛女》导演和编剧,作为电影《白毛女》剧组的总负责人。由王滨导演率领的全体编创人员,经过六个月的努力,电影《白毛女》拍摄工作全部完成。1951年的中秋节曾在全国25个大城市的155家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据统计,一天的观众竟达47.8万余人。《白毛女》也是最早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电影。它被翻译成日语、印地语,以至苏联、东欧等国家的语言输往诸国。

 《闪闪的红星》编剧是潍坊诸城人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导演执导,由祝新运、赵汝平、高保成、刘江、李雪红、刘继忠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红色记忆。该电影编剧之一就是潍坊诸城人王愿坚。

3eba8a15efdd26fee7cf01ffadee7171

  王愿坚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 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党费》《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多篇小说,长期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课本,并被译成英、法、日、俄、德、朝等多种外文,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图片2

  2019年诸城部分地区遭遇冰雹、强风灾害,王愿坚的夫人翁亚尼手写了一张纸条,为老家捐款。她在纸条上说:“听到诸城受灾的消息,心里很沉重,那里是愿坚的故乡,是养育他长大成人的地方。”当时王愿坚已去世多年,但他的家人念念不忘家乡诸城。

  新时代,诸城开展多次王愿坚生平事迹陈列展,把现代陈列艺术手法融汇其中,打造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课堂,成为诸城市党性教育的又一阵地。

  电影《黎明的河边》原著作者是潍坊昌邑“荣誉市民”

  1958年,电影《黎明的河边》上映。该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潍河两岸军民英勇战斗的感人故事。而这部电影的原著作者,是一位特殊的“潍坊人”。

111

  著名作家峻青是潍坊市昌邑市荣誉市民,曾在昌邑生活和工作了很长时间,和昌邑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直称昌邑为“第二故乡”。

333333333c03d

  抗日战争时期,峻青投身革命。1946年夏,国民党反动派发动进攻。那时,峻青在昌邑担任敌后武工队小队长。一天,他正在李家埠村开展工作,由于特务告密,被敌人包围。幸亏有一位叫李元兴的老大爷冒着生命危险把他掩藏起来而幸免遇难。1948年春,他离开胶东,作为新华社记者随军南下。1952年冬,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他来到昌邑一住就是半年多。1953年,峻青重返昌邑深入生活的时候,曾两次在潍河的浪涛中被乡亲们救起。每每谈起这些经历,峻青总是无限深情地说:“人民是作家的爹娘,没有昌邑的乡亲救我,就没有我峻青的今天。”为此,他凭着这份淳朴无瑕的感情,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成为我国当代革命题材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并被搬上了银幕,产生了较大影响。

  现在的昌邑建有峻青大道,在潍河岸边的湿地广场有峻青铜像和巨型石刻雕塑《黎明的河边》,还建立了峻青文学馆。峻青文学艺术馆占地1000平方米,展出面积500平方米,以红色作家峻青先生创作《黎明的河边》时居住的房屋原址为基础,改扩建两处仿古院落打造,设有5个主题展厅和峻青文学研究会,是潍坊党性教育基地、昌邑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通讯员 纪哲)

责任编辑:王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