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潍坊频道 > 潍坊新闻 > 正文

“代理退息退保”套路多 消费者需警惕多重风险

2020-07-28 15:0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上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金融行业的“黑产”愈加猖獗。一种新兴的“代理退息退保”黑色产业链最为活跃。

  鲁网7月28日讯  上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金融行业的“黑产”愈加猖獗。一种新兴的“代理退息退保”黑色产业链最为活跃。各路“反催收、逃废债”大军已通过网络平台集结,并“代理退息退保”名义诱导消费者,打着维权名义企图通过恶意的集体投诉等形式获取不当利益。对此现象,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敏锐察觉,高度重视,不断重拳出击。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日前已有“代理退保”涉案人员接受法律制裁。

  根据各地银保监会披露的投诉数据显示,疫情爆发以来,消费者投诉异常增长,其主要投诉问题集中为“不知情投保”,且在信用贷款相关的保证保险业务中尤为突出。各地银保监会及保险行业协会纷纷发文提示,普通消费者务必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避免被不法“黑产”组织所利用,最终影响个人信用体系。自4月起,山东省内各地市保险行业协会陆续发文十余篇,均提示普通消费者需谨防以怂恿、诱导等手段收取高额手续费委托代理退保陷阱,避免更多消费者的权益受损,现揭示恶意“代理退保”的常用手段,包括:

  (1)鼓动消费者向监管部门实施格式化举报投诉;唆使消费者向业务员“钓鱼取证”

  (2)投诉后怂恿消费者避免与监管部门、保险公司的直接沟通,通,最终切断消费者的正常维权通道;

  (3)打着“专业维权”的幌子,通过微信、某宝网、自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发布“全额退保”的虚假信息,煽动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

  普通消费者在轻信这些“退保”套路后,在与保险公司交涉过程中,往往受其教唆,个人信用借款出现逾期,征信系统体现不良记录,如此一来,轻则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无法满足全额退保,消费者被诈骗。重则破坏个人信用体系,给未来信用生活埋下隐患。

  平安普惠再次提醒广大信贷服务消费者,注意个人信息资料保护;切勿将借款金额、身份证、银行卡号、业务合同单证、联系电话、相关照片等信息泄露给他人使用;同时擦亮双眼,不受“糖衣炮弹”的迷惑,正确理解国家信贷服务领域政策、法规,依法维权。(通讯员 纪哲)


初审编辑:正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