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潍坊频道 > 潍坊新闻 > 正文

工地施工 挖出“红衣大炮”

2019-02-26 10:34 来源:潍坊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高新区新钢街道后车留庄社区在施工中挖出一门清朝的“红衣大炮”。2月24日,记者采访得知,挖出的“红衣大炮”锈迹斑斑,只有炮管。古炮见证了历史,如今重见天日,社区居委会准备将其放到村史馆里供人参观。

  炮口处有“大清同治年制”字样,将存放于后车留庄社区村史馆

  鲁网潍坊2月26日讯 近日,高新区新钢街道后车留庄社区在施工中挖出一门清朝的“红衣大炮”。2月24日,记者采访得知,挖出的“红衣大炮”锈迹斑斑,只有炮管。古炮见证了历史,如今重见天日,社区居委会准备将其放到村史馆里供人参观。

  工地里挖出铁炮,居民议论纷纷

  2月24日,记者来到高新区新钢街道后车留庄社区,近期工地里挖出“红衣大炮”的事情已经在社区里传遍了。经过清理,目前这门“大炮”存放在社区的储藏室里。

  记者看到,这门“红衣大炮”(上图)只有炮管,表面锈迹斑斑,铁锈中还有土渣。炮身长1.7米,直径最宽处为27厘米,内口径有拳头大小,炮壁很厚,炮体看上去比较笨重。虽然全是锈迹,但炮口处“大清同治年制”的字样仍能辨识出来。

  后车留庄社区党支部书记郝留之介绍,近日,在后车留庄旧村址有个施工项目,大炮就是在那挖出来的。“当时,开挖掘机的师傅打来电话称,挖出来了一门铁炮。听村里一些老人说,这个炮以前是架设在围子墙大门上的防御炮,后来拆除后埋在了土里。”郝留之说。

  对于这门大炮,社区居民们议论纷纷,一些热心居民还进行了考究。“这种火炮又称红夷大炮、红衣大炮,明代后期由欧洲传入中国,由炮管、炮耳和炮尾三部分组成,固定在石质的炮台或有轮推车上使用。”村民张先生说。

  古炮重见天日,据称曾抗击侵略者

  “红衣大炮”的威力一直为史家所津津乐道,后车留庄社区里挖出了“红衣大炮”,对研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郝留之告诉记者,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后车留庄村作为这一带的大村落,人们修筑围墙,开东、南、西、北四座大门,每座门上架设火炮以抵御外敌。“现有的村址是300多亩,解放以前是120亩左右,围子墙是围着周边河流建的,这个炮架在围子墙大门上,就是起个防御作用。”郝留之说。

  社区里一些老人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村里的游击队还用这种火炮攻打过驻扎在虾蟆屯的日本侵略者。

  “这门埋藏在地下的古炮重见天日,也让人回忆起了那段抗击侵略者的历史。”郝留之说,现在生活水平好了,但不能忘记过去,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这门古炮见证了历史,为保卫家乡做出过贡献。为了更好地保存这门古炮,让后人时刻记住那段历史,该社区居委会决定把古炮清理好后,存放到村史馆里,供众人参观。

  文/图 记者 邓永杰


初审编辑:正吉
分享到:
./W020190226382500591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