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幸福诠释文明内涵——潍坊昌邑市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纪实

2022-07-31 12:42:2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31日讯    人,因文明而美;城,因文明而兴。

  潍坊昌邑,因文明创建而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更有实力,也因文明创建让广大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

  2020年潍坊昌邑市成功迈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后,市委市政府继续坚持“为民、惠民、利民”创建工作理念,将“问民需、解民忧、惠民生”作为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垦荒精神点亮城市文明,以幸福之城标注城市文明,以文化底蕴润泽城市文明,以美丽宜居扮美城市文明,将文明基因植入城市血脉,不断奏响新时代“文明乐章”,让城市颜值的不断提升,文明实践的贴心服务,百姓脸上的幸福笑容更加灿烂。

  ——昌邑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要求,将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列为“一把手”工程,融入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为今后五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目标方向。

  ——深化网格化责任管理,依托文明单位结对包靠、党员“双报到”等工作模式,将城区划分为88个网格,依托6500余名党员志愿者、260名专职网格员、2118名楼道长等有生力量,充分发挥来自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擦亮“创城红色风景线”工作品牌,不断提高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破解“一难两乱”交通秩序管理问题,交警、综合执法联合行动,依法处置圈占公共停车位问题1950起,施划限时免费停车位48876、非机动车停车区1.2万余平方米,科学优化斑马线位置、红绿灯配时,全力打造安全、畅通、文明的公共交通环境。

  ——强化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与沿街单位、商铺签订责任书4300份,设置责任公示牌1470个,充分激发了商户和居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全面提升环卫保洁质量,开展“深度保洁示范路”“最干净示范村庄”“最美示范公厕”“全方位示范驿站”“四个示范”创建活动,带动全面提升城市颜值。新增深度保洁面积60万平方米,清除“三边三线三界三底”垃圾点679处。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完成原汽车站片区征迁工作,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破局起势”;在11个片区组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专项整治垃圾堆积、线路老化、管道失修和冬季供暖等问题。大规模治理“飞线”,清理私搭电线、蜘蛛网现象860余处,焕发“无线”美丽。

  ——大力推行“放管服”改革,让群众办事“一次办好”,打造了不动产登记全省最快“一窗受理20分钟”昌邑速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压缩50%以上,企业开办实现“一窗式”服务、2小时办结,现场勘验审批服务提速95%。建立完善一日转办、两日核实、七日办结“127”服务企业专员工作机制,问题办结率达100%。

  ——坚决守牢生态环保底线,严格落实河长制、湾长制、田长制、林长制,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到298天,居潍坊市第1位,国控河流潍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精心开展“五为”志愿服务,征集制定包括理论宣讲、医疗健身等17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菜单,共计218项主题活动。积极培育“益家小菜园”“爱心小屋”、家庭家教家风“三百行动”等16个特色项目,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爱心义诊、文明出行、文艺演出、疫情防控等20余项“五为”志愿服务活动90余场次,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

  ——在19个城市社区启动了“美德”银行,撬动社会爱心资金,建立了社区志愿服务“积分量化—回馈激励”的工作机制,为激励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社区管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贡献了昌邑探索。

  ——广泛开展“社区就是咱的家”主题实践活动,用“四件小事”“四微活动”涵养市民文明新风尚,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建立“邑”和堂茶馆、“邑”谈即和调解室等特色工作室156个,调处矛盾纠纷2367件,成功率98%以上,实现“疑难杂症”案件“靶向治疗”。

  ——稳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整合“丝绸文化之乡”历史底蕴和新时代内涵,采取线下+线上联动方式,大大提升传统文化覆盖面与传播面,赓续传承、成风化俗。举办非遗传承、文化培训活动600余次,建设村庄孝德园200余处、乡愁记忆村史馆108处,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劲吹向善美德和文明新风。

  ——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打造了“文联万家·艺润昌城”文化品牌,依托各类文化阵地,组织开展2022年昌邑春晚、2022年首届山阳百合节暨第十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文化活动40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创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昌邑做法”,努力实现“一次电影下乡,多项文化服务”。依托22支农村电影放映队伍,成立了市镇两级图书馆流动服务队,由公益电影放映员兼图书管理员,在每村电影放映前开展图书免费借阅,把图书带进农门,送到田间地头,打通全民阅读服务零公里。

  ——推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昌邑实践”,精选60项非遗项目纳入手造项目库,实施重点支持、动态管理,对市场认可度高的项目重点倾斜,在产业化、品牌化上引导扶持,已培育华晨彩装“青云染”、同文堂毛笔等手造品牌20余项。针对疫情影响,推出“非遗传承贷”,为9个非遗项目办理授信706万元。

  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永远都是进行时。昌邑市将把“精耕细作”理念贯穿创城全过程、各环节,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创建项各任务精细化、精准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身边“小事”,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的“温度”。(通讯员 冯晓坤 张学健)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