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潍坊频道 > 区县 > 正文

彩凤鸣岐 | 临朐残疾人聂象波的脱贫故事

2020-12-25 10:4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巩家桥村,位于村西的观赏鸟养殖基地,鸟语鸣沸,是闻名遐迩的名品鹦鹉产地。

  鲁网12月25日讯(记者 王晓瑶 张盟) 在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巩家桥村,位于村西的观赏鸟养殖基地,鸟语鸣沸,是闻名遐迩的名品鹦鹉产地,孵化养殖的旋风、虎皮、云斑等鹦鹉品种,市场上供不应求,成为冷门养殖的抢手货。

 

  聂象波,今年48岁,家住临朐县冶源镇巩家桥村。2005年,聂象波和妻子在自家面食作坊制作炉烤火烧时,加热锅炉发生爆炸导致妻子身亡,聂象波全身大面积烧伤,在医院抢救治疗1年多,前后花费医药费13余万元,并造成了终身肢体三级残疾。这场变故,让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顿时失去了欢乐。

  “那一阵子,聂象波脸上烧伤疤痕严重,人也变的情绪低落,一度闭门不出,不愿见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家庭状况一落千丈,一下子变成了全村最困难的贫困户。”村党支部书记赵奋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直关注着聂象波的状况。

  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后,聂象波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确定了潍坊市委老干部局驻村第一书记牛伟志和巩家桥村党支部书记赵奋起为聂象波的帮扶责任人,两人基本上天天到聂象波家中,促膝谈心,真情交流,一次次的上门,一次次的交心,终于感化了他。聂象波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变的积极起来,说话也多起来了,并对脱贫致富产生了信心。

  “前几年,外地的亲戚恐怕我寂寞,给我买了两只鹦鹉养着玩。自此,我就在家中潜心研究鹦鹉养殖,不但养殖的鹦鹉健康存活,一年下来还孵化繁殖了20余只”。聂象波谈到以往,深有感触,“鹦鹉日夜陪伴着我,让我掌握了鹦鹉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虽然有点歪打正着,但对观赏鹦鹉养殖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技术”。

  于是,第一书记牛伟志和巩家桥村党支部书记赵奋起决定帮助聂象波,发挥其自身技术优势,激发内生动力,帮助他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县扶贫办、冶源镇等部门伸出援助之手,在聂象波创业初期给予创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培训服务。聂象波决定把养鸟作为突破口,在探索创业之路上认真钻研,逐步掌握了鹦鹉的性别辨别、疾病预控及驯化方法等技术要领,增加对鹦鹉习性的深入了解,坚定了创业信心。

  观赏鹦鹉养殖是一项新兴的特色养殖产业,市场前景很好。第一书记牛伟志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带着聂象波,一起查阅资料,到观赏鸟养殖业比较发达的潍坊、临沂、淄博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了解市场行情。

  抓住时机,说办就办。潍坊市老干局驻村第一书记牛伟志和村两委向上级积极争取扶持资金10余万元,先后修建新建养殖场房11间,硬化进出道路,购置鸟笼300个,第一批购买旋风鹦鹉150对,虎皮鹦鹉100对,牡丹、七彩、十姐妹等品种各20对,并配套完善了养殖设备,占地300平方米的巩家桥村观赏鸟养殖基地于2016年8月正式运营。

  村党支部联合聂象波又创办了临朐县彩凤鹦鹉养殖合作社,采取了“销售方+市场+技术管理”三位一体的办社模式,实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运营模式,村集体凭借基础建设投入只占收益的40%,聂象波凭借技术、劳动占收益的60%。

  在彩凤鹦鹉养殖合作社,聂象波掰着指头向赵奋起书记算了一笔账:“一对鹦鹉一年孵化4窝,出栏周期短,一只虎皮或云斑鹦鹉出栏20多元,旋风鹦鹉一只卖到100元,收益很可观。”第一年年底,彩凤鹦鹉养殖合作社第一批幼鸟繁殖成功并上市销售,实现了收益5万元,聂象波收益3万元,当年就实现脱贫致富。

  面对前来考察学习的外地人员,他都谈笑自如,天天拿着手机与客户洽谈生意、发货进料,找准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坐标。巩家桥村观赏鸟养殖基地已发展成为当地规模较大的观赏鸟养殖场,受到省内外观赏鸟购销商和宠物市场的青睐。其中,仅旋风鹦鹉、虎皮鹦鹉和云斑鹦鹉的种鸟存栏量400对,年出栏量达3000只。

  聂象波在彩凤鹦鹉养殖合作社担任养殖技术管理员,进行日常管理和养护。“按照习性配对,一个鸟笼子只养一对雌雄鹦鹉,一天两次喂食,虎皮鹦鹉好养活,旋风鹦鹉很挑剔,怕见生人,特别是见到穿着鲜艳的乱撞乱飞,还得注意避人。何时孵化何时出栏都做标识,随时掌握孵化期长短,鸟舍还要保暖、清洁。”聂象波深谙养鸟之道。

  如今,聂象波自主创业,搞活了特色养殖,把自己的鹦鹉养殖经验无偿倾囊传授给身边人,带动邻村农民衣明占也养起了100对种鸟鹦鹉,迈上了和乡亲一起脱贫致富路。(通讯员 刘明志 刘瑞华)


初审编辑:正吉
分享到:
./W02020122539624950506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