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潍坊频道 > 健康 > 正文

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实施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冠脉介入治疗

2019-12-11 09:0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11日讯 今年50岁的管先生(化名),10月28日清晨出现持续性心前区剧烈疼痛,出现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病情危重,遂来到潍坊市人民医院。此时患者处于休克状态,生命垂危。心内二科立即为患者开通绿色救援通道,副主任医师徐海年与主治医师李树新、医师吉奎紧急为患者实施介入手术,发现血栓负荷重,经球囊扩张后血管开通,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结束手术。一周后再次介入治疗,发现管先生引发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的血管中仍有少量残余血栓,为避免给患者植入过多支架,经过血管内超声检查,在斑块破裂、引发心梗的血管节段植入1枚支架,于11月8日康复出院。管先生及家属对整个诊疗过程非常满意,连连道谢。

  这是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实施“登峰计划”——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冠脉介入治疗新技术的一个缩影。

  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邵静波介绍说,近些年来,冠心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简称IVUS)是冠心病介入检查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探测,可较准确地反映血管内斑块的性质、造成狭窄的严重程度、病变累及范围以及参考血管的直径情况,辅助术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及选择合适的支架,并可用于评价血管内治疗的术后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支架置入后存在的问题。用于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钙化病变等复杂、高危情况,提供精准治疗,保障医疗安全,是冠状动脉造影的重要补充。

  今年66岁的梁女士,2018年曾因冠心病植入2枚冠脉支架,一年内无明显不适,不久前突然心绞痛再度发作,且发作频繁、寝食难安,于是到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就诊。今年11月4日由副主任医师王世勋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结果发现患者原来植入的2枚支架完全通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的近端出现了新的严重狭窄,并有严重的钙化,左冠状动脉的主干也出现严重狭窄。根据患者的病变特点,医生们决定对患者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造影时发现严重狭窄合并180°的钙化,并准确地判断出了左主干的直径,根据造影和血管内超声的诊断,为该患者成功地植入了1枚冠脉支架,并使用血管内超声对术后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支架释放完美。术后患者心绞痛完全消失,于日前康复出院。

  75岁的患者王先生,两年前开始反复出现活动时胸闷,偶有胸痛,今年4月份症状加重,于当地医院行冠脉造影并于右冠植入支架1枚,前降支弥漫钙化病变未处理。5月份为处理前降支病变,入住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经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心功能III级,且患有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等。主任医师张新才和副主任医师徐景涛、王世勋等为患者应用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某处钙化环仍大于270°,病变钙化严重,加强支撑情况下1.2mm球囊无法通过,此时旋磨为解决此种病变的最佳选择。在加强主动支撑的方式辅助下,经过三次循序渐进式更换磨头旋磨,才使手术顺利完成,成功植入2枚支架,血管内超声(IVUS)证实钙化处支架贴壁良好。此手术的优点在于,避免了穿刺股动脉,减少了病人痛苦及股动脉并发症;手术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完成,减少了手术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手术成功率。

  据了解,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在冠心病的介入诊疗中有很高的指导价值,特别对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诊疗,具有“火眼金睛”般的神奇“特技”。目前全球IVUS用于指导冠脉介入治疗的使用比例差别较大,如日韩等国高达60%~90%,欧美国家的平均使用比率为15%~30%,IVUS在我国多数地区技术推广的程度不高,受经济、医保等因素制约,使用率较低。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自2018年3月开展此项新技术以来,已经对数百例冠心病患者成功进行了血管内超声的检查,完成复杂、高危病变200余例,大大提高了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及手术质量。该科这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已经达到全省先进水平。(通讯员 纪哲)

责任编辑:赵岳